第一周周报

第1周汇报

阅读文献:Lakes Nyos and Monoun Gas Disasters (Cameroon)—Limnic Eruptions Caused by
Excessive Accumulation of Magmatic CO2 in Crater Lakes

期刊:GEochemistry Monograph Series, Vol. 1, No. 1, pp. 1–50 (2017)

1. 背景介绍

1.1 起因

1986年的尼奥斯湖事件和1984年中非莫瑙恩湖发生的伤亡事件,都是由于CO2在湖泊底层过度积聚所致,由于此前没有发生过类似事件,Monoun湖和Nyos湖事件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。

1.2 尼奥斯湖和莫瑙恩湖的异常地球化学特征

测试结果显示50米以下的水域氧气含量较少,主要由高Fe^2+^(200毫克/升)和HCO^3-^(1000毫克/升)组成,并被菱铁矿过饱和,菱铁矿是火山口底部沉积物的主要成分,异常高的Fe^2+^水平归因于Fe^3+^的还原增多。

Sigurdsson(1978)得出结论,即湖泊中CO2(aq)的积累归因于火山口内喷口岩浆CO2~~(aq)的长期排放,这导致了湖泊中CO2~~(aq)和HCO3^-^的逐渐积累。

为了解决湖底CO2过多积聚带来的问题,需要人工实现脱气。图1显示了尼奥斯湖和莫瑙恩脱气初始阶段的喷泉,尼奥斯湖45米高的喷泉(2001年2月)和莫瑙恩8米高的喷泉(2004年1月)。CO2在脱气上升过程中,地下深水温度较低,会在喷泉周围下沉,可能会对喷泉的稳定性造成影响。在经过不同的数值模拟CO2演变规律后,发现受控脱气导致的水柱不稳定不会对“人造”湖沼喷发造成直接威胁。Schmid 等人(2004年)提出如果水柱上升到50-70m之间,可能存在热不稳定性,会引发“湖沼喷发”。因为他们发现在该深度范围内存在双重扩散对流。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,在控制脱气操作开始后观察到的湖泊化学结构表明,建立了稳定的分层,这与两个湖泊的预降解情况基本相同(Kling等人,2005;Kusakabe等人,2008)。如上所述,尼奥斯湖和莫瑙恩湖的化学和物理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步发展,直到21世纪初开始脱气。气体脱除开始后,湖泊结构明显受到脱气的影响。

image-20220729083842181

​ 图1. 尼奥斯湖和莫瑙恩的脱气现场喷泉

测试显示,Nyos湖中溶解以CO2为主,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,在底部210m达到最大值。

2. 尼奥斯湖和莫瑙恩湖的脱气前后

2.1 脱气前的演变

2.1.1 电导率

图2显示了2003年1月和2001年1月Monoun湖的电导率曲线,两个湖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层,分为四个不同的层位。

image-20220729083906173

​ 图2. Monoun和Nyos电导率曲线

==Monoun湖电导率==

  • Layer I 混合良好,水的电导率较低;
  • 在23m处,有一个明显的分化,分离Layer I和II 层,电导率增加缓慢,第二层延申至51m,形成了Layer II;
  • 第三层混合良好,延伸至85m;
  • 第四层导电性稳定增加。

==Nyos湖电导率==

  • 第一段与Monoun湖类似;
  • 在50m处有一尖锐变化,产生分层,Layer II 向下延伸至180m;
  • Layer III 混合度良好,延伸至203m,在这个深度以下导电性急剧增加

2.1.2 温度

图3显示了1986-2003年Monoun湖和1986-2001年Nyos湖的温度变化曲线

image-20220729083949141

​ 图3. Monoun和Nyos温度曲线

==Monoun湖温度==

  • 各层温度最低值分布在5~21m之间;

  • Layer III 温度显著增加集中在1986-1999年间;

    温度的升高表明有热量输入湖泊,CO2聚集量增加。

==Nyos湖温度==

  • Layer II 逐年温度变化幅度不大;

  • Nyos 湖Layer IV 层温度是逐年增加的。

2.1.3 CO2(aq)浓度变化

图4显示事故发生后未脱气1986年11月至2001年1月期间尼奥斯湖CO2(aq)剖面的时间变化。

image-20220729084015378

​ 图4. Nyos中CO2脱气前

  • 在刚发生爆炸后CO2浓度最低;
  • 在50-150m中(Layer II)CO2浓度没有明显变化;
  • 在170m后,CO2的浓度开始显著上升;
  • 脱气后,底部CO2浓度保持稳定,没有较大变化。

2.2 脱气后CO2浓度预测

图5显示事故发生后脱气后2001-2014期间尼奥斯湖CO2(aq)剖面的时间变化。

66a1e5c6418f0068f2548178263a750

​ 图5. Nyos中CO2脱气后

  • 相比脱气之前,CO2浓度剖面的位置进一步下降,CO2的脱气速率加快;
  • Nyos底层水富含的CO2将进一步下降直至脱完消失。
  • 要进行持续脱气,CO2气体仍然没有丧失自举能力。

3. 湖泊喷发解释(Limnic eruption hypothesis)

3.1 模型

任何脱气模型都要基于对湖泊中CO2喷发前分布的了解。

  • 湖沼喷发成因

    1. Sigurdsson(1987)提出滑坡滑入深水,将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推高,并诱发1984年莫瑙恩湖沼喷发。
    2. Tietze(1987)认为,最浅的化学层(1986年约8米深)下方的溶解==CO2过饱和是喷发的主要原因。==由于喷泉中的水比地表水要冷,所以它会在喷泉周围下沉,==形成一个圆柱形的“密度墙”。这堵墙限制了湖泊范围内的气体外泄,使二氧化碳溶解在深水中喷发期间完好无损。==
    3. Kanari(1989)提出了一个流体动力学模型来解释湖沼喷发是如何进行的,假设尼奥斯湖是等温的并且完全饱和CO2,==在他的模型中,脱气从底部开始,但仅限于表面的有限区域==。水的循环被限制在堆叠在不同深度的微小区域中。==根据该模型,湖泊内的分层几乎不受影响。==
  • 溶解气体的自发出溶

    1. Kusakabe等人提出了溶解气体的自发出溶。**图4==表明CO2(aq)剖面随时间演化==**,并且由于下方CO2持续补给,==较低化学层(第三层和第四层)下方的富CO2层变宽,CO2浓度增加==。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的边界处,正下方的CO2(aq)浓度非常接近饱和。如果不进行脱气操作,在几年内就会达到CO2(aq)在该深度下的饱和浓度,气泡形成后将额外输入补给液,产生新的喷发。

饱和是湖泊喷发的必要不充分条件,上升的气泡可能会遇见上部未完全饱合水中,从而重新溶解。

4. 总结

  1. 根据同位素碳14分析,==CO2的来源几乎都来自于地壳深处的岩浆==,在岩浆升向地表的过程中,随着压强减小,会释放出CO2和挥发性气体,CO2从地底进入Nyos湖中,由==于上层湖水温度高密度低,下层温度低,刚好可以溶解更多的CO2==,让湖底溶解着大量CO2气体,一旦分层的湖水受到大幅扰动引发,下层湖水就会像被使劲摇晃的汽水翻腾上去,发生泡腾现象,进而喷发出大量气体。

    CO2从湖泊中涌出这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天然脱气现象,称为湖泊翻转。

  2. 在湖底==CO2主要存在于沉积物的孔隙中,并且CO2会在多孔介质中运移==。不考虑温度的变化,假设有一CO2小气泡在湖底部,随着外部原因的某一次干扰,CO2移并带动周围的一小部分水,CO2在水中处于饱和状态,在位置上升期间,压力下降,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,当超过CO2在这一部分水中的溶解度时,即 CO2在这部分水中是过饱和状态,就会脱气产生新的CO2气泡,CO2(ap)的浓度下降,新的CO2气泡就会带动周围的一小部分水再次上升,逐此,大量的CO2气泡就会自举上升,从而引发CO2大量喷发,如图6所示。

![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2](C:\Users\Administrator\Desktop\第一周周报_吴赵昊\新建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2.png)

​ 图6. CO2气泡自举上升

多孔介质是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共同空间,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一种。没有固体骨架的那部分空间叫做孔隙,由液体或气体或气液两相共同占有,相对于其中一相来说,其他相都弥散在其中,并以固相为固体骨架,构成孔隙空间的某些空洞相互连通。